11-18 / 2022
2239
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事关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的时代课题。
乘着二十大的东风,深圳国际公益学院“GSE全球社会企业家学者”项目将再次迎来开学。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上市公司和龙头民企实控人,以及全国律师协会会长,中国侨联副主席等近百位工商界知名人士,将从四面八方汇聚于学院,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经济发展、环境友好等全方位多角度展开学习,并以实际行动开拓创新,为回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中国方案。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健康中国建设驶上了“快车道”,二十大再将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健康优先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
企业家与商人不同,他们除了是实用主义者,更是使命主义者。他们在自我燃烧的同时,点燃他人心中的梦想。就读GSE是一种选择,选择不断突破自身的局限,去站在认知的高地上。呵护健康、温暖生命,是德业,是善业,更是健康行业从业者的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持续不断地为大众健康带来新的可能。
——李玉林
和发信集团董事长
修正健康集团总裁
“夫大商者,胸存纵横四海之志,怀抱吞吐宇宙之气。”
在李玉林看来,这是大商之道的最佳解释。近30年的创业和经营历程使他懂得,成功的关键,就是不断创造价值。而这需要强大的心理韧度。
身为健康行业从业者,李玉林身上始终有一股饱满的精气神。这股精气神,源于他内心的笃定——用心呵护健康,用爱温暖生命,用情感动世界。
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应有的尊重
健康行业是李玉林从事的第一份行业,也是他坚守至今的行业。“刚进入健康行业时,发现很多人还并没有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 亲眼见证到疾病夺走太多人享受高品质健康生活的权利,李玉林几乎是在从业的最初,就下定决心,要将健康行业从事到底。
说到做到,李玉林在健康行业打拼近三十年,始终都在通过创新推进健康事业。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寿命在不断提高。然而,寿命的延长,却并不意味着生命质量的提高。如何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高品质的健康生活?
“科技的发展,是健康行业发展的前提;爱与关怀,才可以使生命的延续变得更加有意义。”李玉林选择在传统健康行业的业务基础上,搭建数字网络医院为平台,集大健康产品研发、生产、营销、服务于一体,对健康产业进行重新布局。
“我们推广的不仅仅是健康理念与健康文化,更是以消费者健康需要为中心,深挖健康产品的价值。”健康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从事健康行业,对李玉林而言并非只是一份工作,而是通过健康行业的发展,让每个人生活的质量都能得到提高,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应有的尊重。
守业还是创业?
“心之所向,自有所成。”
每当被问到“年轻人如何掌握创业密码”这样的问题,李玉林都会想起这句话,并在一瞬间回到那个“大无畏”的青年时代。
或许是身体里天生流淌着奋斗的血液,即便生长在被认为“缺乏创业土壤”的东北,他从来没有安于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过“按部就班”的生活。
从毕业开始,李玉林就热衷于自己摸索创业。这种冲动,并不是单纯来自于对财富的向往,而是来自企业家的初心和使命感。大健康事业如他心中的北极星,指引着他一次次突破重围,不断解锁通关,直至成为成功的企业家。
守业还是创业?在李玉林看来,这是个伪命题。企业如果想要获得持续健康跨越式发展,“守业”是个可怕的词汇。他希望始终保持一种创业的激情,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审时度势,精准发力,推动企业不断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世纪之初,当李玉林站在修正健康集团的平台上,面对的正是商业环境的巨大变革。他抓住了电商发展的时代节奏,拥抱互联网,为修正健康集团徐徐拉开了电子商务的大幕。在他的带领下线上线下两种销售策略齐头并进,企业规模体量大大提升,修正健康集团跃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
人的一生,往往就是屈指可数的几次抉择,改变了命运的走向。对于企业来说,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抉择背后,考验的是企业家的眼界和判断。而归根结底,这是由认知决定的。
李玉林深刻认识到,如何不断提升认知,是企业家最应该思考的事情。近几年来,李玉林在工作之余报读了管理、商业、科技、文化领域的多个高管进修课程。随着社会价值引领经济价值的趋势愈来愈盛,李玉林再次选择课堂,走进深圳国际公益学院“GSE全球社会企业家”项目,与同门共同探讨和解决可持续发展中的难题、推动可持续发展。
“身为企业经营者,不仅要拥有商业领导力和社会创造力,更要拥有远大的愿景,这才是卓越的企业家精神。”在李玉林看来,一个好的企业管理者,不会只关注眼前的场场战役,而是布长远未来之局。这需要通过持续学习、持续完善自身来完成。有了持续学习作为基础,行动才有引导,就像拥有了上帝视角;没有持续学习,则一切只能靠运气摸索。从传统经营到电商普及,从直播时代到新零售兴起,李玉林始终站于潮头之上,靠的就是学无止境的劲头。
困境是企业和企业家的成人礼
三年疫情,行业内卷。在很多人看来,经济前景悲观,生意似乎越来越难做。但在李玉林看来,困境是企业和企业家的成人礼。“历史上伟大的组织,往往都是在困境中成长起来的。”
尽管新冠疫情持续冲击,李玉林依然保持着巨大的精神内驱力,带着开疆拓土的万丈豪情,眼里充满年轻人才有的锐气。“耐得住困境,控制好情绪,这是企业家的首要原则。”李玉林说,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困境本身,就是一个自我成长和提升的好机会,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敢打硬仗是李玉林这个东北汉子的特点,鼓舞士气、活用战术是他作为企业家的风格。他认为,企业家要做的,是在变化中寻找不变,回归商业的本质,找到核心竞争力,打造专属护城河。正如他正在发展打造的和发信集团,始终秉持“以消费者为核心,以客户为支撑,以员工为根本”的服务理念,用制度管理人,用真情感动人,用文化凝聚人,坚守创业初心,倡导企业家精神,推崇团队合作的文化,创造价值,分享发展,同创共享。
和发信集团是由修正健康集团的电商事业部发展而成。和发信是一家老字号商号,历史可追溯到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联营商号及分号遍及全国,享誉国内外。如今的和发信集团,致力于成为全球值得信赖的满足健康需求的创新型大健康企业。集团关心环境,始终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大众健康与环境改善,严格减少废物排放和增加自然资源的使用,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在李玉林的带领下,和发信汇聚了全球研发资源,坚持精准创新研发,以前瞻视野把握前沿研发趋势,通过原创性突破和应用技术改进,为大众健康带来新的可能。
从修正到和发信,李玉林既把握住了“变化”,也秉持住了“不变”。变化的是时代的玩法,不变的是他内心的愿景、使命、价值观,以及为中国大健康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的决心。
这种“不变”弥足珍贵,可以真正对优秀的员工形成强大的激励,让员工感受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并全力投入。这是李玉林内心始终秉持的经营之道,是他打拼的基石,坚守的阵地。
用爱温暖生命
近些年来,李玉林开始关注公益,他认为,做公益是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公益不仅是善举,更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公益事业可以让人回归到生命修行本身,寻找到生命的方向,和生命存在的意义。”
2022年初,李玉林看到3年疫情以及持续波动的市场,给许多企业家和创业者带来焦虑和困惑,特成立一个新的业务板块——贞言教育。新版块业务以“专注创新创业教育,助力创业者,孵化企业家”为战略定位,以深度服务成长型创业企业为特色,为中国创新创业企业家的破茧蝶变助力,赋能创业,助力成长。其核心业务有三个模块:一是开发实战性经管课程,以图书、视频、音频形式赋能创业者;二是与大学联办各种创新创业主题的企业家班、总裁班;三是给私董会成员产品、研发、资金、销售、税收筹划、法律咨询等配套增值服务。用李玉林的话说,让创业者不再孤独,贞言教育赋能创业、助力成长,贞言九鼎,一诺千金。把自己的创业经验和资源拿出来与创业者分享,也是一种大爱。
“让每一个鲜活的生命绽放出光彩,解社会之所急,赋予人们提高生活品质的力量,是每一位企业家都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在李玉林看来,奉献出点滴爱心的同时,自身也会收获内心的愉悦与心灵的涤荡。
铁骨柔情的李玉林商海搏击数十年,心中始终保留着一份柔软,正如GSE学者项目的励志训词所说的“盛德·大业”,每一个企业家都应该成为爱的使者,分享爱,传递爱,用爱去温暖这个世界。
关于GSE全球社会企业家学者项目
GSE学者项目由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创办,引进日內瓦大学可持续资产与财富管理金博课程体系,以源自《周易·系辞传》的“盛德·大业”为励志训词,取“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之意,旨在培养具有全球商业领导力和强大社会创造力、拥有远大愿景和社会企业家精神,兼具高端学术水准的卓越社会企业家。
GSE学者项目首期、二期班由百名企业家组成,他们中有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全球青年领袖中国精英人物、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上市公司和龙头民企实控人、以及行业独角兽代表等。首二期GSE同学平均年龄43岁,硕士占68%,博士占17%,其中创始人/董事长占89%、CEO/总裁占11%,境内外上市公司实控人占62%,女企业家占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