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 2022
1745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圣火点亮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吉祥物“冰墩墩”一再霸屏,运动员手中的花束,一次次荣耀绽放。
此次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颁奖花束十分独特,采用绒线花束──绒耀之花,而非传统的鲜切花。它们由全国各地成百上千名残障朋友钩编而成,其中也倾注着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校友机构——天津市潮汐济困中心织女们的心血。
此次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元素在2021至2022的跨年之夜正式发布。一束束在冬奥舞台上怒放的花束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绒线编结技艺钩编而成。
作为能够参与到这一盛会中的一员,深圳国际公益学院EMP14期学员、天津市潮汐济困中心负责人关超对接到任务的那一刻至今难忘:“当时天津市妇联给我们打电话,询问能不能做手工编织的花卉,我们知道这是为北京冬奥会准备的,那一刻感觉特别荣耀,这份使命感让大家干劲儿十足。”
“潮汐”的织女们迸发出奥运圣火般的热情投入到编织中,她们手中的一束束绒耀之花不仅传递着中国手工技艺的温度,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更讲述了中国一群特殊女性的精彩。
据记载,最初奥林匹克的最高奖品是橄榄枝桂冠,象征着胜利,带给运动员无限的荣光。在奖台上颁发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悠久传统,历届颁奖花束虽然花材各异,但都兼顾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和主办国、主办城市的文化特色。
此次冬奥会颁奖花束包括玫瑰、月季、铃兰、绣球、月桂和橄榄6种寓意美好的花型,分别象征着友爱、坚韧、幸福、团结、胜利与和平;冬残奥会颁奖花束中,增加了一支蓝色波斯菊,象征坚强。
“颁奖花束”项目组对每支花束的制作流程和尺寸都有着严格要求。一般来说,编结一片玫瑰花瓣就需要20分钟,一支玫瑰花由10片花瓣组成,加上3片叶子和花茎,仅一朵玫瑰,就需要一位编结师耗费至少5小时。并且,因为花材各异,导致技法也不尽相同,所以完成一束精美的花束,耗时长达35小时。
一朵小花、一片叶子……一针一线寄寓着“潮汐”织女们对运动员们的期许。可以想象,在颁奖现场,由每位残障朋友亲手编织的花束与白雪皑皑的世界相得益彰,在运动员拿到奖牌的荣耀时刻,每一束花在他们手中永远“保鲜”。如此特别地点缀在奥林匹克历史上还属首次,残障朋友参与钩编花束也更加贴合“一起向未来”的主题。
“取名为潮汐,是因为我们将她们看作是一朵朵小浪花,当浪花们聚集在一起后,就会有潮汐的力量。”关超说,一潮一汐,便是自然界的一天,而对于这些女性来说,在“潮汐”,她们努力学习钩织的手艺,是一针一线,靠双手改变命运。
关超,200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外语学院。2016年一次特殊的机会,先天性脆骨病病患(俗称“瓷娃娃”)群体引起了她的注意。“瓷娃娃”们从出生开始就不断骨折,往往因此很难接受教育,成年之后也没有工作。从那时起,关超发起公益项目“潮汐计划——困境女性手工创业模板”,与其他几位志愿者一起,开始为“瓷娃娃”学员组织免费线上编织课程。
2016年底,初步掌握编织技能的手工团队,开始收到最初的手工订单。而这次尝试,也让“瓷娃娃”学员,拿到了人生的第一次收入。“老师,这是我这辈子第一笔收入。”一位织女激动的对关超说,也正是因为这句话,让关超做公益的心更加坚定。“对于我们来说是做件好事,但对于她们来说是改变了她们的生活,这就很有意义。”关超说。
天津市潮汐济困中心为CGPI2021年毕业典礼
精心编织的小红心
到了2017年,“潮汐”开始推向全国,为包括残障、贫困女性提供免费的在线手工技能培训。关超表示,在为这些织女做画像分析时发现,她们中有55%来自贫困山区,18%是单亲妈妈,14%因为孩子重病或残疾不能工作,9%是有肢障或听障的残疾女性。“我们把这些因为健康等原因不能参加全日制劳动的人口称为‘隐形劳动人口’,而这样的女性在中国已经超过8000万。”为了帮助困境女性达成实现收入的愿望,关超对项目进行升级,纳入课程研发、产品设计、奖学金制度、全国销售渠道建设等系列内容。
2019年3月,天津市潮汐济困中心正式成立,通过创建设计中心、开发自有编织品、对接爱心企业等方式,帮助困境女性完成手工创业,获得一份持久收入。截止2020年,“潮汐”已经为全国超万人次的困境女性提供培训,超过2000名困境女性实现收入,在全国创建手工团队超过30支。“家庭手工生产,对于我们帮扶的对象来说,是比较合适的一种创收模式。”关超说。
天津市潮汐济困中心“潮汐”织女们工作照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潮汐”一直在探索“授人以渔”的长效模式。“我们的团队全部是残障伙伴,我们今天做的一切,是为了有一天我们可以抽身而出,可以让她们独自走下去。”作为“潮汐”的发起人,关超认识到,在近三到五年,她个人能力和思维模式决定了机构的发展方向和成长速度。2020年,关超决定走进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入读国际慈善管理EMP,以快速提升作为公益专业从业者的能力,开拓视野、积累经验,带动整个团队尽快成长。“作为一个草根组织的发起人,我需要成就自己,才能成就他人。我和我团队的发展速度,决定了我们有多大的能力帮助到困境人群。”
关超在EMP课堂学习
冬奥会上的荣耀绽放,注定不是关超所想要的昙花的惊艳。“如果说有一件事可以将理想与价值,融合在一起的话,那么我们的项目就为全国数千万女性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她们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无论是手工师、设计师、教师、志愿者……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美好事物创造者。”关超说。一路走来的“潮汐”正在展示浪花的力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