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 2019
389
十九大工作报告提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工作格局”,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体系,建设符合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社区治理体系,需要各方面社区治理主体在实践中构建新时代社区治理体系、机制和能力。
如果你当前正扎根社区,希望在新时代的社区场景中做出出色成绩,回应时代的需求,欢迎报名2019“香柏计划-社区治理高级研修项目”。
课程特色
量身定制 |
根据社区治理能力建设模型,以行动为导向,兼顾趋势、理论、技术的专题小班 |
深度参与 |
融合理论学习、案例演习、实地考察的互动教学 |
实战指导 |
辅导学员设计推动社区治理行动计划开展落地行动 |
持续支持 |
“社区治理创新研究平台”搭建全国网络助力学员结伴成长 |
升级学习 |
优先推荐杰出学员申报社区慈善国际访学、申报深圳国际公益学院EMP项目 |
课程收获
8天课程,您将提升6类社区治理能力,收获3个社区治理锦囊,建立1套工作思维体系,获得38个伙伴支持。
课程模块
项目学制 |
总共3个月,6月、8月集中授课4天,周四至周日进行。 |
6月20-23日 深圳 |
必修课1 • 新时代社区治理工作格局 • 社区治理理论与模式比较 • 社区战略与规划 • 社区参与 • 党建促进社区治理 * 社区治理行动计划选题 |
8月29-9月1日 深圳 |
必修课2 • 多元社区治理主体协作 • 社区资源整合 • 社区项目设计 • 社会组织公众传播 • 社会组织财税管理 * 社区治理行动计划展示 |
6-8月 行动计划 |
行动计划贯穿课程始终,为学员配备实践导师,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辅导学员设计行动计划。结业提交行动计划方案。 |
优质师资团队
王振耀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法学博士,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管理硕士;第二届全国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专家委员会顾问委员。曾在国家民政部工作22年,推动中国农村村民选举、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四级响应体系;推动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国家孤儿保障制度,制定了孤儿养育标准,并推动建立相应的财政津贴制度。
黄浩明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教授。天津大学管理学博士、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公共管理硕士。研究领域为社会组织国际交流和合作、组织治理、战略管理和国际化等。30年从事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研究、社会组织国际交流,研究公益组织与企业合作规律,推动中国社会组织走出去战略的研究和实践,专著有《社会组织走出去》、《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主编《社会组织创新机探索与实践》、《国际民间组织合作实务和管理》等。
陈行甲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研究员,深圳市恒晖儿童公益基金会创始人、理事长。清华大学管理学硕士、湖北大学数学系理学学士,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2005-2006)。担任公职17年,曾任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委书记、宜都市人民政府市长、宜昌经济开发区常务副主任等公职,2015年获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2016年底辞去公职,人生下半场专职从事公益,与刘正琛、陈秋霖联合发起联爱工程,通过“儿童癌症综合控制”公益社会实践,探索因病致贫规律性解决办法。
唐娟
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教授、社会管理创新研究所所长;政治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社区治理与社会创新、公共服务与政府监管改革、选举制度与选举实践。
陈晓运
省委党校副教授,中山大学政治学博士,广东省青联委员。兼任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智库地方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山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中心研究员、广东省青少年研究协会常务理事、零点调查公司战略合作智库顾问、广东省直机关工作技能大赛暨市县邀请赛评委等。研究领域为政党建设、城市治理、公共政策、风险管理。
唐昊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政治学教授,《市民》杂志前副总编,美国富布莱特学者。美国国务院国际青年领袖访问者(2008),2009-2010年任教于弗吉尼亚州伦道夫-梅肯学院,香港中文大学、乔治.梅森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理论、利益集团政治、公益政策法律、中美关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课题多项,出版专著《竞争与一致》《中国式公益》等,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李向前
成都理工大学副教授、中级社工师、成都市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长期从事社区治理研究实践工作,在成都长期从事推动社区基金实践。作为主编公开出版了《城乡社区自治实务》、《社会组织实务》、《社会工作》、《院落自治实务》等多部本土化“三社互动”著作,获得国家民政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等多项优秀成果奖励。
杨子云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公益网校副校长,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为哈佛大学亚洲中心研究学者(2014.9-2016.9),香港中文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访问学人(2012),美国国务院国际访问者计划访美记者(2008)。她具有丰富的媒体实践及研究经历,历任中国改革杂志主任编辑,腾讯网新闻副主编、公益频道、文化频道主编。她在哈佛大学亚洲中心的研究课题是“社交媒体KOL与全球发展”。著有子云访谈录《站在常识一边》等。
胡绵鹏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特聘讲师,中国注册税务师、会计师,深圳市君合信财税服务机构总裁,深圳市福田区会计学会副会长,深圳市注册税务师协会常务理事,深圳市社会组织评估专业委员会委员。专业方向为企业所得税涉税业务、增值税及营改增涉税业务、企业税务管理和应用、非营利组织税务管理、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实务。近二十年的财税服务工作经验,为上百家大中型企业提供财税服务外,还为多家慈善机构提供公益财务顾问服务。
李春燕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员,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硕士,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中心访问学者(2018)。具有近9年社会工作经验,曾从事社区残障服务、灾后社会康复、社会服务管理等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政策研究、社区治理、社会影响力债券。参与深圳市民政局社区基金会研究课题、河源市儿童白血病救助社会影响力债券设计课题,编写红十字会心理救援培训教材,“香柏计划”执行负责人。
招募对象
香柏计划寻找35位来自全国各地的:
1. 基层政府官员,如:街道主任、书记,社区干部,市县级/区级民政部门;
2. 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及业务主管;
3. 对社区治理感兴趣,致力于推动社区治理事业的人士。
课程费用
课程费用为人民币20,000元,不含交通费、食宿费用。
奖学金
来自公益机构和基层政府部门的全职工作人员可申请“香柏计划”奖学金,经面试审核通过,可获得额度高达75%的奖学金支持。
报名安排
报名截止 |
2019年6月10日(周一) |
面试和录取 |
2019年6月12日(周三) |
完成缴费 |
2019年6月14日(周五) |
报名咨询 |
招生咨询:张丹丹 010-53561600-1618 课程咨询:李老师 0755-25235300-617 |
报名方式 |
点击页面左下角“阅读原文”填写表单 |
https://ff.lingxi360.com/f?fid=imLEhf7EtxIS=&utm_bccid=LXEH0Q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