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 2018
285
美国波士顿当地时间4月25日早上,结束前一晚庄严的开班仪式之后,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全球善财领袖计划(GPL)2018级三期班学员们迎来了“全球公益领导力”(Global Philanthropy Leadership)的首日课程。
GPL哈佛大学教授团队及授课内容
Anthony Saich—领导力使命:变革理论
Herman Leonard—领导力模型:三圈理论
Edward Cunningham—中美慈善状况对比
美国波士顿当地时间4月25日早上,结束前一晚庄严的开班仪式之后,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全球善财领袖计划(GPL)2018级三期班学员们迎来了“全球公益领导力”(Global Philanthropy Leadership)的首日课程。
GPL哈佛大学教授团队及授课内容
Anthony Saich—领导力使命:变革理论
Herman Leonard—领导力模型:三圈理论
Edward Cunningham—中美慈善状况对比
领导力使命:变革理论
培养领导力很重要的一步是树立系统化思维
托尼·赛奇(Anthony Saich)
作为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艾什民主治理与创新中心主任、大宇国际事务教授,托尼·赛奇(Anthony Saich)的教学方向包括比较政治制度,民主治理,以及中国的转型经济。还是学生的赛奇1976年第一次到中国,之后他每年都会到访中国,与中国渊源深厚。
GPL导师授托尼·赛奇 Anthony Saich教授
在第一天的课堂上,Saich教授为善财领袖学员们讲述了“领导力的使命、项目与变革理论”。他强调了使命与愿景对于慈善行为的重要性,“当慈善作为一个桥梁存在时,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而你的使命与愿景设定是极其重要的,它将指导你的组织做什么事业同时会区分你的组织的特别之处,并且会解释你的慈善组织存在的意义,组织行动有哪些。”
那么,如何思考价值与使命?Saich教授进一步说明:第一,明确自己的使命;第二,明确这个使命的重要性;第三,了解如何让这个使命更准确地被阐释出来。
课程现场
接下来,Saich教授向GPL学员阐释了领导力变革理论,即明确我们的活动行为如何影响或实现我们的目标。
1.我们追求影响和受益的人群是哪些?(目标人群)
2.我们追求实现的利益是社么?(结果)
3.我们实现它们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时间期限)
4.我们如何使这些发生(行为、战略、资源)
5.在哪里以及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我们将开始(背景)
6.我们的假设是什么?
课程现场:GPL学员王海涛
领导力模型:三圈理论
设定战略的起点是做好使命
因而制定使命不要太快
它取决于正确设定你的目标
赫尔曼·伦纳德(Herman Leonard )
哈佛大学教授赫尔曼·伦纳德(Herman Leonard ) 同时在肯尼迪学院和哈佛商学院讲授领导力。他提出了影响广泛的“三圈理论”模型——组织战略的制定是使价值、能力和支持三部分重合面积最大化,明细战略、确定价值、寻求支持是在公益路上需要不断改进和行动的三大维度。
GPL导师赫尔曼·伦纳德Herman Leonard教授
Leonard教授强调,领袖的首要职责是不断提醒大家不要忘记为何出发。
公益组织领导人需要不断问自己及自己的组织以下这几个问题。
1.我们有执行这项计划的能力吗?
2.我们有相关人员或组织——它们的支持或反对对我们推进这项计划产生影响支持吗?
3.实施行动、计划或提议能够创造公共价值吗?
课程现场:GPL学员唐欣
中美慈善状况对比
中美慈善的重要差异在于慈善的全局观
康义德(Edward Cunningham)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艾什民主治理与政府创新中心中国项目主任、肯尼迪政府学院亚洲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项目主管康义德(Edward Cunningham)教授常年专注于对中国及亚洲的研究,可以说是一位“中国通”,自GPL项目启动以来,每年都为学员们授课,是GPL学员最欢迎的哈佛讲师之一。在本次授课中,他为善财领袖学员们讲述了“中美慈善行业差异”。
GPL导师康义德Edward Cunningham教授
不少中国企业家在进入慈善行业之前,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商业是赚钱,慈善是捐钱,捐钱比赚钱难多了,我能把商业做成功,做了那么多创新,所以做慈善就也不会差,因为慈善应该比商业简单!但做了慈善之后,才发现公益慈善比做商业更难。
“解决和思考问题需要树立全局观”,康义德教授在演讲一开始,就如此要求GPL学员,希望他们在推动自己的公益事业时,必须从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
课程现场
康义德认为,从全局的角度考虑“做慈善难,做慈善创新更难”的问题,更容易帮GPL学员找到问题的答案。
为什么慈善创新那么难呢?因为它牵涉到政府投入少、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公众对善款使用的不信任等现实障碍,这些都给慈善创新增加了不少难度。而且,这不仅是中国慈善行业的困惑,美国慈善行业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这是中美慈善的相同点——慈善创新难。
那么不同点呢?康义德教授列举,中美慈善家做慈善的目的和关注点都不一样。比如,在投资和金融领域,中国的慈善捐赠比起美国而言,简直是少的可怜。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差异在于,“美国的企业家很早就开始做慈善,而不是等自己的企业形成规模后再开始做慈善,这也是中美慈善的差距。这也更需要我们中国的慈善家从做慈善之初,就要树立在慈善行业的全局观。”
哈佛大学脑科学博士、Brainco创始人韩壁承
此外,本次课程还请来了哈佛大学脑科学博士、Brainco创始人韩壁承。该公司专注脑控智能应用,还通过提供低成本智能假肢与政府和慈善组织合作,帮助残障人士改善生活。课堂上,学员们体验了专注力测试和智能假肢,对使用科技和商业来触发新的社会价值产生了新的感悟。
通过脑控智能应用的智能假肢
GPL学员们现场体验专注力测试和智能假肢
无论在政治领域、商业领域或社会领域,领导力都非常重要,在社会发展和公益领域尤其如是。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全球善财领袖计划(GPL)2018级三期班学员们的“全球公益领导力”之旅仍将继续!敬请期待后续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