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 / 2018
150
前不久,一则关于“广东富豪捐赠2亿元建258套别墅赠乡亲却反遭村民刁难”的新闻在网上引起热议。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就此评论“初衷非常好!不过农村非常复杂,稍有不慎就会引火烧身”,更让这条报道成了刷屏的热点。最新的消息是,当地政府已经成立专门的工作组,收集村民意见,同时与实施捐赠的企业家沟通,完善分配方案,争取在一个月内确定方案,把现有的别墅分下去,让公益行动圆满落地。
图:事件焦点湛江市遂溪县官湖村口 18根大理石柱作两翼、约二十米高的欧式入村门楼
此次发心捐赠的企业家陈生是北京大学毕业生、清华大学EMBA,有感而发的刘强东是人民大学毕业生,更是全球知名的创新型企业家。两位高智商的企业家同时存在的困惑,看来是困扰不少企业家、慈善家的共性问题。因此,这一热点新闻背后真正值得我们讨论的问题是:什么是先富人群行善的正确打开方式?
经历40年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沐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阳光,今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财富人群聚集区。先富起来的人群如何安排巨额财富、怎样安顿庞大家产,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历史经验及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公益慈善是超高净值家族的必选项,先富人群在规划家族财富传承时,公益慈善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图:广东省梅州大埔县小留村“郭老板”捐一亿建别墅,86户乡亲住进了新房
先富人群行善,要建立对家族财富的正确认知。古今中外的经验表明,从较长的历史时期来看,先富人群只是社会财富的暂时托管人。企业家财富越大,其所担负社会责任就越大。从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价值取向以及执政党和国家既定的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看,先富人群做出“利他”的贡献,有助于促进整体的和谐繁荣,也有利于保障其长久的“自利”。在现代社会,公益慈善本质上是市场分配、税收调节之后的第三次社会财富分配。近年来,无论是制定出台中国首部慈善法,还是修订相关税收制度,我国正在逐步形成鼓励和规范先富人群行善的公共政策体系。因此,先富人群应当建立家族财富与家族慈善同步传承的框架,把行善列为家族财富分配的重要实现方式。
图:2017年末何享健家族发起的“和的慈善基金会”发布了总额近80亿元人民币的捐赠计划
先富人群先善,要突破对传统慈善的路径依赖。富人行善的动机,大致可归纳为改善政商关系、提升品牌形象、感恩家乡母校、遵循宗教信仰、支持个人志趣等。无论是基于什么样的动机,先富人群行善应尽量避免采用临时动议、被动出资、简单给钱等传统慈善模式。可以依据自己的事业禀赋及家族特点,聚焦特定领域,从战略性、引领性、长期性、多赢性等方面逐步建立值得家族成员持续投入战略慈善模型。同时,要考虑建立公益慈善执行团队或者委托专业慈善机构承接执行,确保所资助的公益项目规划科学、执行有力、可以持续,并要求项目具备可测量、可评估的社会影响力。
图:2017年4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和深圳国际公益学院联合为牛根生家族颁发“中国战略慈善典范”奖牌
先富人群行善,要借助新时代的新工具新方法。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发展和深度应用,人类正在步入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特征的智慧社会时代。地址定位、移动支付、虚拟现实等技术使得公益慈善行为植入各种生活场景成为可能;影响力投资、公益金融、耐心资本等新兴金融工具为现代慈善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无限空间;近年来席卷全球的兼顾解决社会问题目标和盈利目标的社会企业运动,为同步实现行善和增收提供了指引。从某种程度上说,今日中国的先富人群行善可以借助实现慈善事业发育迟缓的后发优势,充分运用智慧社会时代的这些新工具新方法,实现对发达国家财富家族行善规模和效率的超越。
图:2017年3月傅昌波助理院长参加“京东公益物资募捐平台”发布
作者: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助理院长、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傅昌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