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 2018
525
EMP-ELP慈善管理高级领导人项目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深圳国际公益学院(CGPI, China Global Philanthropy Institute )共同推出的旨在提升公益慈善机构高层管理者领导力和创新能力的培训项目。项目为期三周,参与者会在哈佛大学上课,并有机会参访波士顿、华盛顿等地社会创新领域的基金会和非营利机构。该项目由达理基金会和瑞·达理欧(Ray Dalio)先生资助,作为美国最成功的对冲基金桥水公司创办人,Ray现在简直是中国投资界和公益界的“超级网红”,他的《原则》一书这段时间洛阳纸贵风靡全中国。这次ELP二期课程的学员里,包括了壹基金、南都公益基金、阿拉善、腾讯公益、阿里公益、京东公益、狮子会等国内重量级的慈善机构和公益平台的高层管理人以及立志进行社会创新的企业家们。招商银行原行长、深圳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马蔚华先生作为中方学术总导师参与此次项目。
EMP-ELP慈善管理高级领导人项目捐赠人瑞·达利欧先生
作为哈佛精神传承并让更多的校友参与社会公益项目的联合与创新,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邀请了ELP项目一期毕业的“波哥”李晓波和“老鲍大人”鲍明强两位学长在ELP二期开课之际以“重返哈佛 再回初心”为主旨和大家进行了分享演讲。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ASH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康义德(Edward Cunningham)教授主持了分享活动。
ELP一期学员鲍明强介绍了ELP学习后的个人重大变化。鲍明强先生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及金融投资,是一位成功的民营企业家和金融投资人。2012年5月他作为发起和捐赠人在北京戈友公益援助基金会发起成立了“好校长成长计划”及“脚里学院”等公益项目,专注与支持中国西部贫困地区的乡村教育。在完成ELP学习后,鲍明强先生做为创始人发起成立了上海融乐公益基金会,并成立了融乐CGPI奖学基金;2017年6月他作为主要创始人之一发起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文化发展基金及上海名道文化发展中心,分别担任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副理事长,并开创了“堂TANG”, “文化守望者”等文化品牌项目。
ELP一期学员鲍明强进行课堂分享
鲍明强先生详细介绍了联合多位校友成立融乐CGPI奖学金的过程,特别强调用这一特殊的方式向ELP项目资助人瑞·达理欧先生致敬。他详细介绍了CGPI奖学基金的发起初衷、管理思路和未来的愿景,希望未来能对中小型公益机构领导人的领导力提升产生影响。此外,他从伦理道德、文化与宗教的根源与传承;悦己利他、利他利己的心理诉求; 感恩与传承,内心自由与责任的修炼;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使命驱动等不同角度和大家分享了他的公益心得,并和大家一起探讨融乐CGPI奖学基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未来建立DAF(Donor Advised Fund)服务体系的构想。鲍明强先生最后用“远见、使命、挑战、行动”这几个关键词鼓励ELP二期的同学们在哈佛学有所成。
风和资本集团合伙人、资深狮友、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校友会首届会长李晓波是现场在座很多公益圈和企业界人士的老朋友,大家习惯亲切称他“波哥”。李晓波先生随后充满激情和睿智的演讲激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
ELP一期学员李晓波进行课堂分享
李晓波先生首先坦言瑞·达理欧先生慷慨支持的这个项目其实是把中国公益界“半壁江山”的优秀头脑集中在了一起。如何让公益和企业界各种资源有效地连接并且产生裂变,通过分享、整合乃至跨界混搭,不断催化出新的公益模式与创新从而使中国公益界充满新的活力,是在座的各位应该思考的问题。
接着,他从联合创新、捐赠和基金会等多个角度给大家全面介绍了ELP一期同学过去一年来的重大变化和斐然成果:已经有3家学员机构通过ELP项目与美国慈善机构建立合作,涵盖特殊儿童、困境儿童的康复、环保教育合作等领域;3个包括志愿者、儿童教育等领域与政府合作的项目已经启动;13个学员机构之间产生了包括儿童电影、儿童阅读、篮球运动等合作项目。在捐赠和基金会方面有融乐CGPI奖学金成立;王建邦出资1000万在永源基金会设立第一个家族DAF慈善基金;关注服刑人员子女、推广校园环保意识和教育创新等三个专项基金成立;四家基金会正在履行注册程序,其中包括姚明发起的姚基金和中国最大的有机农业基金将转型为基金会; “绿色产业链”和“公益创投”两个影响力投资基金正在论证中等等。
另外,宋厚亮发起创立社会企业“弘益文化”并获得了李晓波的第一笔社会影响力投资及菲亚同学的资助,其策划出版的徐永光《公益向右商业向左》一书在公益慈善领域带来巨大影响;新近推出的“中国社会创新的思想高地”新媒体平台《社会创新家》也引起了业界强烈反响。李俊峰和王芳通过探索与学校及政府的合作,借鉴国外经验形成标准化的手册,致力于全方位支持在普通学校读书的心智障碍儿童的融合。肖兴萍、卢志强两位学员与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合作在中国狮子联会推动能力建设,并尝试用大数据分析狮子会会员的发展趋势。
针对大家即将在哈佛开始的学习,李晓波先生和大家强调来哈佛最重要是提升领导力,所以应该要多在宏观层面和战略角度去思考问题,有时教授的一个思想火花就能点燃你整个小宇宙!他用当年在哈佛课堂上的一页笔记和大家分享了如何汲取哈佛智慧,做到学以致用:一张简单的环境任务分析图,让大家了解认知的边界和环境,清晰个人和组织发展的轨迹同时知道了管理和领导力的区别……他体会领导力的提升其实就是个人与组织努力从舒适区向非舒适区发展的能力,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投资也是推进组织进化的重要能力。李晓波先生用亲身经历和见证的商学院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以及戈友基金会的案例说明,个人与机构从舒适区向非舒适区的转变,是创新、是成长、是蜕变,其实很多时候往往也是重大发展机遇!
当年哈佛的课堂笔记
身为为数不多的跑完全球马拉松六大满贯赛事的业余跑者,李晓波先生在前不久成功参加了世界马拉松挑战赛,江湖称谓“777挑战赛”--挑战者需要在七天时间里在七大洲完成七个马拉松。李晓波先生笑曰他其实是用在哈佛学到的MCS三圈理论来指导自己准备这次挑战的,也就是事先能够清晰自己的目标(Mission)、客观评估自身能力(Capacity)并善于整合和利用外部资源(Support)。
和大家一起欣赏了激情四溢惊心动魄的挑战赛视频短片之后,李晓波先生动情地说,777完赛后自己一个深深的体会是,有时我们的人生是被自己想象中的困难所打倒的!面对生命中那些充满不确定性的挑战,如果你能够满怀激情坚定信念并擅于整合资源,勇敢行动并不轻言放弃,尤其是如果还有机会和一群优秀而勇毅的人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或许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ELP二期学员与师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