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 2025
603
在充满不确定性与急剧变化的时代,社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公益事业对构建美好社会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中国公益行业建设中最紧急而重要的事项之一,是要解决知识生产和专业人才培养问题。这一专业化的成长对改变中国公益的行业生态至关重要。
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回应社会发展需求,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导向,研习专业公益,推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解决知识生产与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对重塑中国公益行业生态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深圳国际公益学院迎来又一批专业新力量——EMP二十期新同学,满怀公益情怀投身到中国公益事业的浪潮里。
EMP(Executive Management of Philanthropy) 国际公益管理是中国首个专业化公益管理教育项目,致力于培养社会创新创业型高级管理人才,多年来借鉴国际先进理念,持续引领行业发展。在深刻领悟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基础上,推出“知行合益”教学体系,为公益、商业等相关领域精英搭建完善的新公益知识架构,倡导公益精神与向善文化,打造高水平可持续发展价值平台。
以技术创新推动废旧电池回收
张永祥
深圳市泰力废旧电池回收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关注领域:科技、环境保护
公益经验:5年
和废旧电池打交道,张永祥做的乐此不疲。从锂电池废旧电池回收、梯级利用以及电池有价值金属再利用的技术开发工作,到负责回收工艺安全性评估和运营管理等重要事务他均有涉猎。为了在技术上取得突破,他汇聚了十多位新能源行业的顶尖专家,经过十余年的艰辛探索,设计出中国第一条 “全封闭自动电池回收处理线”。这条生产线不仅服务于深圳当地的垃圾分类电池处理,还为日本松下电池等国际客户提供了优质服务。在参与深圳市垃圾分类中有害垃圾废旧电池处置的过程中,张永祥更是展现出其行业引领者的风范,牵头制定了GB/T36576-2018《废电池分类及代码》国家标准,为行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想起泰力废旧电池回收技术有限公司创立初期,张永祥感慨万千。那时,整个电池回收行业处于起步阶段,二手手机店仅将回收的手机和电池翻新再售,电池企业把报废电池堆积在仓库,居民区的百姓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丢弃,废品回收站面对回收的电池也不知如何处理,一片乱象。
在电池回收的过程中,张永祥目睹了环保志愿者在社区义务回收废旧电池并送到公司的情景,这让他深受感动。虽然这些废旧电池看似价值微薄,但志愿者们的行动展现出民众对环保的热忱,也让张永祥意识到,环保事业需要更多人的参与,更需要将环保理念深入推广。
然而,电池回收行业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诸多挑战,有些不具备回收资质的个人私自回收废旧电池,由于缺乏专业储存场所,极易引发电池短路和火灾,安全隐患巨大;部分电池企业为追求利益,将废旧电池随意售卖,扰乱了市场秩序。而泰力则建立了完善的环保回收和处理流程,采用焙烧法、萃取法等安全、合理、环保的处理技术,依据电池的化学成分,对镍氢镍镉电池、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碱性电池分别设置不同的处理流程,不仅确保无二次污染,还能将废旧电池提炼为电池生产所需的原料,实现了能源的循环再利用,其处理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专业的回收团队和安全的运输、储存、处置系统,极大地减少了废旧电池带来的污染。
张永祥深知行业发展的潜力和责任,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崛起的今天。2024年我国新能源车销售量累计已超1000万辆,预计到2025年我国废旧电池的容量将达到137GWh,是2018年的20倍。相应的动力电池装机量大幅攀升,动力电池即将迎来第一波退役高峰,而锂价格的飙升,超过60万/吨,凸显了动力电池回收的重要性。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市场,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例如再生回收材料不能完全用于电池生产,因为部分材料降级会导致自放电问题,需要更科学的处理方式。
面对行业的发展趋势,张永祥计划在未来3 年将处理能力提升至万吨/年,扩大回收网络,争取覆盖更广泛的区域,同时,他认为加强环保教育至关重要,希望组织专业人员进入企业和学校开展环保知识讲座,提高全民环保意识,让更多人支持和参与到废旧电池回收工作中。张永祥明白,泰力在整个环保循环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是连接电池生产、产品制造商和消费者的重要一环,要做好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从生产到回收的良性运转。
而张永祥对环保事业的追求不止于此,为了更好地将环保与公益相结合,他开始关注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的EMP国际公益管理项目。张永祥认为,在废旧电池回收行业,仅仅实现技术上的创新和企业的盈利是不够的,更需要将环保与公益进行完美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减少碳排放,为市民和社会带来更大的福祉。张永祥希望通过EMP的学习,掌握更多的公益理念和管理技巧,将其运用到公司的运营中,让泰力不仅成为一家专业的废旧电池回收企业,更能成为环保公益事业的推动者。
“保护环境是我们的社会责任,回收废旧电池是我们的任务,宣传环保提高全民意识是我们的倡导,我们要把电池回收做到更加系统化、专业化,让我们的网络遍及各地,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 在废旧电池回收这条道路上,张永祥正以一个环保先锋和公益践行者的身份,以技术创新为依托,以环保和公益为两翼,向着更广阔的未来展翅飞翔。
重塑闲置价值,解忧再生公益
蒋抒洁
上海聚善慈善超市(善淘Buy42)主理人
关注领域:教育、企业社会责任、乡村振兴、社会工作、环境保护、助残、儿童、志愿活动
公益经验:7年
善淘 Buy42 创立于 2010 年,作为中国第一家连锁慈善商店,展现出独特的发展轨迹。作为机构主理人之一,蒋抒洁带领团队不断创新,打造中国慈善商店新解法。
慈善商店在全世界发展已有上百年,是一种极具能量和生命力的公益模式。商店接受、处理和销售市民捐赠的闲置物,并通过义卖这些物资得到的善款为残疾人、疾病患者等弱势群体兴办各种类型的福利工厂、提供职业培训和安置就业场所。
对于大部分以慈善商店为生活方式的人来说,把旧物或者闲置物捐出去是一种绿色环保行为,同时,许多生存状态非常良好的人也乐于去慈善商店淘东西,甚至异地游客去到新的城市,也希望能在慈善商店淘到一些如写着别人笔记的旧书等稀奇古怪的工艺品。
在中国,慈善商店并不算新鲜事物,早在2007年左右,中国政府便开始主导在街道打造慈善商店,但多年过去慈善商店的经营始终欠缺活力,直到2017年左右,上海市政府打开思路,决定引入专业社会组织来经营慈善商店。
善淘石门二路街道慈善商店是上海新政策出来后开办的由社会组织运营的慈善商店的第一家,同时也是善淘品牌的第一家实体店,在这之前,善淘一直以线上商店的形式存在。2017年的善淘落地线下,迎来“二次创业”,也是这个时候,蒋抒洁加入善淘。
2017 年,她对机构的愿景、使命、组织架构进行了重新梳理,建立了店铺运营、捐赠等相关管理制度,为机构的规模化增长奠定了组织基础。从 2019 年开始,她推动善淘进行专业化、数据化的物资管理并发布透明度报告,为机构带来了更多的社会信任和品牌口碑。
她还创新运营模式,推动零售 + 社区营造的经营模式,建立了善淘的志愿者管理机制,创设了公益营造团队,研发出的“大问题小公民”“解忧再生工作坊” 等公益产品,这些社会创新产品所带来的收入已成为善淘慈善商店零售以外的重要收入来源,凸显了社区公益空间的价值。
截至 2024 年,在蒋抒洁的带领下,善淘已在上海、成都、深圳、杭州运营了20家慈善商店。这些商店致力于劝募社区闲置物资,并对社区闲置空间进行改造利用,收入用来支持了一个高度障健融合团队的运营。
团队始终对如何“利用闲置,重塑价值”保持思考,今年发起的“解忧再生公益计划”围绕旧物再生可持续社区发展议题,为青少年开启认识自我、构建关系、服务社会之旅。项目内容包括闲置艺术改造心理成长工作坊、线上白皮书投放、旧物故事纪录片拍摄和共创废弃物环境艺术装置等。
整个项目通过 PBL 项目制探究学习的方式,激发青年对自我成长的思考,帮助他们建立与他人的联系,引导他们创造出具有关照社会环境意义的作品,通过社交媒体记录,启发青少年寻找自我价值和人生意义,培养他们的自省与反思能力、同理心和领导力。
对于踏入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投入 EMP 的学习,蒋抒洁有着明确的规划和期望。她希望夯实自己在社会服务组织管理方面的理论基础,拓展案例视野,尤其是在基金会管理、ESG 可持续发展领域补充最新专业知识,构建更全面的慈善领域认知;她也期望通过 EMP 社群的同辈学习机会,促进自身成长;此外,她正致力于善淘的数字化升级,希望在该领域寻求突破,通过 EMP 平台链接更多资源。
蒋抒洁以自己的专业和担当,在善淘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她不断探索,努力推动善淘在公益道路上不断进步,为社区带来更多的温暖和帮助,为公益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