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 / 2017
8
Vermilye夫妇:Gallifrey基金会的故事
随着时差消失、气温渐暖,ELP同学们在哈佛课堂上的学习也渐入佳境,今天甚至掀起了一个高潮。
首先由Vermilye夫妇分享他们注册在瑞士日内瓦的Gallifrey基金会的故事。哈佛大学毕业的John Vermilye先生是成功的企业家,担任Travel sentry Inc.和Okoban SA的执行主席,这两家企业为全球尤其是航空业提供标准化旅行安全的解决方案。借助企业成功的经验,Vermilye夫妇提出可以借助一个模板,加快实现诸多公益领域的目标。
Gallifrey基金会工作的三个步骤
1、绘图和评估:描绘公益项目地图,进行机构分析与评估,发现重叠、损失、缺口的地方和利益相关方谈判,打破合作障碍。
2、开发框架:鼓励利益相关方合作,相信匹配及一致性,把合作变成常态。通过制定宪章、论坛、认证标准等手段最终找到模板。
3、测试和完善模板:让圈子扩大,让组织有机地成长。
Gallifrey基金会工作的三个工作方向
1、海洋塑料污染治理。通过教育(针对下一代人)、微型塑料污染及对食品的影响等研究推动 。
2、北极海洋保护区。建立保护区,鼓励政府和当地土著沟通。
3、深海矿物开采问题。和极地保护类似,呼吁引起大家关注。
他们理想中的基金会类似实验室和孵化器,负责想出点子、设计和测试模板,通过调整模板、设立章程、举办论坛等手段,思考如何把项目规模化,把成熟的模板给IUCN等相关公益机构运用。Vermilye夫妇甚至已经注册了“空壳论坛”,联合海洋,用全球角度结合整个生态圈的要素进行考量利益相关方是谁,有何种要求,如何改进,并强调合作、选择时机、关键节点资金介入、勇于分享成功荣耀。
Vermilye夫妇反复强调,“可持续地移动指针”有三重含义:做事情快、更有效率、寻求更大影响力。
ELP同学赠送Vermilye夫妇礼物
Herman Leonard:三圈理论
肯尼迪学院和哈佛商学院“双料教授”,也是著名的“三圈理论”教授Herman Leonard讲述领导力变革。
Herman教授先以商学院为例,强调组织需要聚焦自己的目标,而社会领域的挑战是需要不同组织一起工作来解决社会问题。
Herman教授提到战略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目标、方式、结果。好的战略选择的手段一定是有利于最后结果,而且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实现,同时强调选择目标本身就是战略。公共管理101的观点是:如果把目标当成是0 ,左边考虑的 1是效力(能力及权利) ,右边考虑的1是效率,效力和效率协调好才有好的目标达成。
年轻时的Herman教授在哈佛授课
在使命、变革目标、商业模式(运作组成和资源模式)战略三要素(见图)的讨论中,Herman教授强调,变革理论仅看完成使命的方法不行,还要看它是不是更优。行动前,要多想替代方案,而不是简单的“耐克回答”,要在决策的空间里增加带宽,发现替代方案和新的可能性。行动过程中,要继续思考如何改进、提升效率。初创公司的产品研发也很类似,在多尝试、不断循环的学习调整过程之后,才能进行大规模的产品生产。同时考虑有没有标准来衡量使命是否完成到位。
把三圈和战略三角形结合起来,再来考虑被领导的是什么样的任务环境。Herman教授提出一个很好的任务环境分析图表(见图)。图表的左下角和右上角显示了两种极端的情况:一种是稳定环境下(很低的不可预见性环境)的预测,即预期方案容易落实,线性工具、预算工具、考核指标等工具都可以得以运用。一种是在不可预见的任务环境中,替代性的工具只能是变革、发明、创新……提升适应性,需要建立的是适应性组织。(慈济案例)
现实中,需要警惕的是,对组织(有预算、很舒适)形式的偏爱,很容易把其他模式(创新探索)吃掉。而大部分组织缺乏的是领导力并且管理过度。
Adam Rein:影响力投资
持有耶鲁、MIT和哈佛三校学位的帅哥讲师Adam Rein带领大家进行了一场有关影响力投资的研讨。
针对影响力投资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根据全球影响力投资网络定义,影响力投资是指对公司、组织和基金的投资,旨在财务回报的同时产生社会和环境影响。CSR指宽泛的企业行为,影响力投资是与具体项目的可衡量的结果挂钩,其与ESG可持续投资是有区别的。
在美国,影响力投资的资金来源与美国法律规定相适应。对于基金会而言,使命投资就是影响力投资。另外,投资的项目与社会使命相关联,就算不是投资社会企业,也可以认定为影响力投资。
十年前,洛克菲勒基金会最早使用影响力投资概念。美国目前参与影响力投资最多的还是高净值个人和大型基金会,其抗风险能力强且不惧约束。Adam老师最后说,影响力投资和赠款一样都有风险,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赠款是肯定收不回来的。
日志撰写:李晓波
李晓波先生是风和资本集团的合伙人,负责集团的战略及管理工作。李先生是2015-2016年度中国狮子联会监事会副主席,2008-2009年度北京狮子会主席。他最近被选举为深圳国际公益学院(CGPI)首届校友会会长。
图示绘制:沈旻
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浙江大学文学硕士,2010-2011汉弗莱高级访问学者。曾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民间智库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工作十年,专注于消费者研究、民意研究和社会文化研究,任集团副总裁和零点青年公益创业发展中心总干事。2015年,加入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负责机构筹款工作。壹基金是中国第一家民间公募基金会,由李连杰先生于2007年4月创立。
照片提供:柳莺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中国儿童电影公益基金发起人兼项目管理委员会主任。每年为近十万名贫困地区的儿童免费放映优秀儿童电影,用电影陪伴童年,开启梦想,温暖人生。好好成长助学基金发起人,专注于关爱湖南省安乡县当地孤儿和留守儿童幸福成长,并探索长期陪伴乡村留守儿童成长的志愿者模式。到目前为,已有三百三十名孤儿和留守儿童加入好好成长助学基金。
ELP项目简介
由瑞·达理欧和达理基金会资助,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共同推出慈善管理高级领导人项目(Executive Leadership Program,ELP),主要为在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就读的公益慈善机构高级管理者提供赴哈佛进修的机会,进一步提升其领导力和创新力,推动中国公益慈善事业更好发展。参与者将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参加为期两周的课程,以及一周的参访,拜访社会创新领域的基金会和非营利机构的代表。项目每年选拔40位参与人。
参与者将在肯尼迪学院学习和探讨最佳的公益实践,以及全球慈善趋势。项目第一年,中国新兴公益组织领导者将会学习到重要的框架和技能,用以引导和支持机构的发展,然后将这些概念置于全球慈善的趋势背景之中。课程主要将包括以下几个内容:理解影响力投资的角色、企业社会责任、美国慈善创新、以及嵌入式学习的理念。
该项目鼓励参与者对领导力模型、行为科学和公众价值进行思考,以期激发学员在各自组织使命创造、执行与发展方面的讨论。项目目标在于推动理解现代慈善与公民社会之间的关系、支持并引导社会投资从而使其更加高效有效、改善社会资源的分布体系、以及提升公益专业人士的知识和技能。
此项目为期三年,每年一期,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和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将进行联合招生、审核和筛选。